虽然意外,但又觉得在情理之中。
便携式反物质火箭炮的威力他可是亲身经历的,有这么一个大杀器连放了四炮,就是傻子也该知道怎么选择。
毕竟广岛长崎协议也没过去几年。
战争,打得就是科技!
这一点赵黎平深有体会。
同时他也得知,金化郡有志愿军的驻地,正是15军45师135团的同志。
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。
至少能够找到组织。
有好消息自然有坏消息,赵黎平所在的20军全体都回国了。
这也包括了改制的24团尖刀独立团。
“所以,我这是被抛弃了?”
“哈哈,这不是正好嘛!来我们15军!同志你这是咋回事儿啊,怎么没跟着大部队转移呢?”
赵黎平扯了扯嘴角。
心中有句马卖啤不知当不当讲!
总不能说代号山神檀君说的就是他,之前被自己放的炮给炸返厂了,大修一年才回来!
于是找了个借口半真半假的说道。
“说出来你可能不信!我之前受了伤!并没有赶上大部队!”
135团驻守的同志摆了摆手。
一副无所谓的模样!
“嗐!你就是瞎担心,这有什么不信的。”
“咱们有很多同志和你情况差不多,都是受了伤错过了大转移。”
“不过没关系,每月15日,都会有回国的汽车。”
“总能回去的!”
……
1953年11月15号。
果然如135团的同志说的那样。
赵黎平坐上了回国的汽车。
无所谓颠簸,因为回家的心情无惧颠簸。
也没人怀疑赵黎平的身份,毕竟证件齐全。
这些都是保存在随身仓库里的不可能丢失。
闲暇之余。
赵黎平清点了在朝鲜战场上的收获。
两次一等功,一次二等功,三次三等功!
美军战术手表64块,不锈钢酒壶127个,怀表一块,波波沙冲锋枪12挺,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2个(专用炮弹7发),棉衣棉裤棉鞋棉帽子军靴若干。
而且赵黎平的战利品跟其他志愿军获得战利品还不一样。
他收集的战利品基本上没有任何损坏的。
因为这并不是从正面战场上获得的。
从正面战场上获得战利品基本上都有些瑕疵。
而从战俘身上扒下来的战利品也轮不上志愿军20军的同志。
毕竟只是牵制部队。
也可以说没有战俘。
看着这些战利品,赵黎平会心一笑。
这都是荣誉啊!
……
1953年11月24号。
一辆绿皮火车鸣着汽笛况且况且的驶入四九城火车站。
等火车停下,赵黎平从绿皮火车上跳下来。
张开双臂似乎要把整个四九城都拥入怀中。
人们常说近乡情怯!
但……其实啊,入乡情更怯!